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 (试行第十版)
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
(试行第十版)
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(COVID-19)诊疗工作,
我们组织专家在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九
版)》基础上,制定了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(试行
第十版)》。
一、病原学特点
新型冠状病毒(以下简称新冠病毒,SARS-CoV-2)为β
属冠状病毒,有包膜,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,直径 60~140nm,
病毒颗粒中包含 4 种结构蛋白:刺突蛋白(spike,S)、包
膜蛋白(envelope,E)、膜蛋白(membrane,M)、核壳蛋白
(nucleocapsid,N)。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RNA,
全长约 29.9kb,基因组所包含的开放读码框架依次排列为
5′-复制酶(ORF1a/ORF1b)-S-ORF3a-ORF3b-E-M-ORF6-ORF7a�ORF7b-ORF8-N-ORF9a-ORF9b-ORF10-3′。核壳蛋白 N 包裹着
病毒 RNA 形成病毒颗粒的核心结构——核衣壳,核衣壳再由
双层脂膜包裹,双层脂膜上镶嵌有新冠病毒的 S、M、N 蛋白。
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呼吸道后,主要依靠其表面的 S 蛋白上的
受体结合域(RBD)识别宿主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
(ACE2),并与之结合感染宿主细胞。新冠病毒在人群中流行和传播过程中基因频繁发生突变,当新冠病毒不同的亚型
或子代分支同时感染人体时,还会发生重组,产生重组病毒
株;某些突变或重组会影响病毒生物学特性,如 S 蛋白上特
定的氨基酸突变后,导致新冠病毒与 ACE2 亲和力增强,在
细胞内复制和传播力增强;S 蛋白一些氨基酸突变也会增加
对疫苗的免疫逃逸能力和降低不同亚分支变异株之间的交
叉保护能力,导致突破感染和一定比例的再感染。截至 2022
年底,世界卫生组织(WHO)提出的“关切的变异株”(variant
of concern, VOC)有 5 个,分别为阿尔法(Alpha,B.1.1.7)、
贝塔(Beta,B.1.351)、伽玛(Gamma,P.1)、德尔塔(Delta,
B.1.617.2)和奥密克戎(Omicron,B.1.1.529)。奥密克戎
变异株 2021 年 11 月在人群中出现,相比 Delta 等其他 VOC
变异株,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显著增强,在 2022 年初
迅速取代 Delta 变异株成为全球绝对优势流行株。
截至目前,奥密克戎 5 个亚型(BA.1、BA.2、BA.3、BA.4、
BA.5)已经先后演变成系列子代亚分支 709 个,其中重组分3
国内外证据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肺部致病力明显减弱,
临床表现已由肺炎为主衍变为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。我国境
内常规使用的 PCR 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性未受到影响,但一
些已研发上市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对其中和作用已明显降低。
新冠病毒对紫外线、有机溶剂(乙醚、75%乙醇、过氧
乙酸和氯仿等)以及含氯消毒剂敏感,75%乙醇以及含氯消
毒剂较常用于临床及实验室新冠病毒的灭活,但氯己定不能
有效灭活病毒。
二、流行病学特点
(一)传染源。
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者,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,
发病后 3 天内传染性最强。
(二)传播途径。
1.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。
2.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。
3.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。
(三)易感人群。
人群普遍易感。感染后或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
定的免疫力。
老年人及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感染后重症率、病死率
高于一般人群,接种疫苗后可降低重症及死亡风险。
三、预防1.具有新冠病毒感染的相关临床表现;
2.具有以下一种或以上病原学、血清学检查结果:
(1)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;
(2)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;
(3)新冠病毒分离、培养阳性;
(4)恢复期新冠病毒特异性 IgG 抗体水平为急性期 4
倍或以上升高。
六、临床分型
(一)轻型。
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,如咽干、咽痛、咳嗽、发
热等。
(二)中型。
持续高热>3 天或(和)咳嗽、气促等,但呼吸频率(RR)
<30 次/分、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>93%。影像学
可见特征性新冠病毒感染肺炎表现。
(三)重型。
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且不能以新冠病毒感染以外其
他原因解释:
1.出现气促,RR≥30 次/分;2.阿兹夫定片。用于治疗中型新冠病毒感染的成年患
者。用法:空腹整片吞服,每次 5mg,每日 1 次,疗程至多
不超过 14 天。使用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,注意与其他药物
的相互作用、不良反应等问题。不建议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
用,中重度肝、肾功能损伤患者慎用。
3.莫诺拉韦胶囊。适用人群为发病 5 天以内的轻、中型
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年患者。用法:800 毫克,
每 12 小时口服 1 次,连续服用 5 天。不建议在妊娠期和哺
乳期使用。
4.单克隆抗体:安巴韦单抗/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。联
合用于治疗轻、中型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
青少年(12~17 岁,体重≥40kg)患者。用法:二药的剂量
分别为 1000 mg。在给药前两种药品分别以 100 ml 生理盐水
稀释后,经静脉序贯输注给药,以不高于 4ml/分的速度静脉
滴注,之间使用生理盐水 100ml 冲管。在输注期间对患者进
行临床监测,并在输注完成后对患者进行至少 1 小时的观察。
5.静注 COVID-19 人免疫球蛋白。可在病程早期用于有
重症高风险因素、病毒载量较高、病情进展较快的患者。使
用剂量为轻型 100mg/kg,中型 200mg/kg,重型 400mg/kg,静
脉输注,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,次日可再次输20
(1)疫毒束表证
临床表现:发热头痛,无汗,身体酸痛,咽痒咳嗽或咽
干痛,痰粘少,鼻塞浊涕。舌红,苔薄白或薄黄,脉浮数。
推荐处方:葛根 15g、荆芥 10g、柴胡 15g、黄芩 15g、
薄荷 10g、桂枝 10g、白芍 10g、金银花 15g、桔梗 15g、枳
壳 10g、前胡 15g、川芎 10g、白芷 10g、甘草 10g。
服法:每日 1 剂,水煎服,每次 100ml~200ml,每日 2~
4 次,口服。以下处方服法相同(如有特殊,遵医嘱)。
(2)寒湿郁肺证
临床表现:发热,乏力,周身酸痛,咽干,或咳嗽咯痰,
或恶心、腹泻、大便黏腻。舌淡胖,苔白腻或腐腻,脉濡或
滑。
推荐处方:寒湿疫方
麻黄 6g、生石膏 15g、炒苦杏仁 9g、羌活 15g、葶苈子
15g、绵马贯众 9g、地龙 15g、徐长卿 15g、广藿香 15g、佩
兰 9g、苍术 15g、茯苓 45g、白术 30g、焦麦芽 9g、焦山楂
9g、焦神曲 9g、厚朴 15g、焦槟榔 9g、草果 9g、生姜 15g。
(3)湿热蕴肺证
临床表现:发热,周身酸痛,咽干咽痛,口干不欲多饮,
或咳嗽痰少,或胸闷、纳呆、腹泻、大便黏腻。舌红略胖,
苔白腻或厚或黄,脉滑数或濡。
推荐处方:槟榔 10g、草果 10g、厚朴 10g、知母 10g、21
黄芩 10g、柴胡 10g、赤芍 10g、连翘 15g、青蒿 10g(后下)、
苍术 10g、大青叶 10g、甘草 5g。
(4)推荐中成药:藿香正气胶囊(软胶囊、丸、水、
口服液)、疏风解毒胶囊(颗粒)、清肺排毒颗粒、化湿败毒
颗粒、宣肺败毒颗粒、散寒化湿颗粒、金花清感颗粒、连花
清瘟胶囊(颗粒)等。
(5)针灸治疗推荐穴位:合谷、后溪、阴陵泉、太溪、
肺俞、脾俞。针刺方法:每次选择 3 个穴位,针刺采用平补
平泻法,得气为度,留针 30 分钟,每日 1 次。以下针刺方
法相同。
1.3 中型
(1)湿毒郁肺证
临床表现:发热,咳嗽,恶风寒,周身酸痛,咽干咽痛,
或憋闷、腹胀便秘。舌红或暗,舌胖,苔腻,脉滑数或弦滑。
推荐处方:宣肺败毒方
麻黄 6g、炒苦杏仁 15g、生石膏 30g、薏苡仁 30g、苍
术 10g、广藿香 15g、青蒿 12g、虎杖 20g、马鞭草 30g、芦
根 30g、葶苈子 15g、化橘红 15g、甘草 10g。
(2)寒湿阻肺证
临床表现:低热,身热不扬,或未热,干咳,少痰,倦
怠乏力,胸闷,脘痞,或呕恶,便溏。舌质淡或淡红,苔白
或白腻,脉濡。推荐处方:苍术 15g、陈皮 10g、厚朴 10g、广藿香 10g、
草果 6g、麻黄 6g、羌活 10g、生姜 10g、槟榔 10g。
(3)疫毒夹燥证
临床表现:发热,咳嗽,咽干咽痛,或便秘。舌质淡,
苔薄白少津而干,脉浮紧。
推荐处方:宣肺润燥解毒方
麻黄 6g、炒苦杏仁 10g、柴胡 12g、沙参 15g、麦冬 15g、
玄参 15g、白芷 10g、羌活 15g、升麻 8g、桑叶 15g、黄芩
10g、桑白皮 15g、生石膏 20g。
(4)推荐中成药:金花清感颗粒、连花清瘟胶囊(颗
粒)、清肺排毒颗粒、化湿败毒颗粒、宣肺败毒颗粒、散寒
化湿颗粒等。
(5)针灸治疗推荐穴位:内关、孔最、曲池、气海、
阴陵泉、中脘。
1.4 重型
(1)疫毒闭肺证
临床表现:发热,气喘促,胸闷,咳嗽,痰黄黏少,或
痰中带血,喘憋,口干苦黏,大便不畅,小便短赤。舌红,
苔黄腻,脉滑数23
苓 15g、生大黄 5g(后下)、黄芪 10g、葶苈子 10g、赤芍 10g。
服法:每日 1~2 剂,水煎服,每次 100ml~200ml,一
日 2~4 次,口服或鼻饲。
(2)气营两燔证
临床表现:大热烦渴,喘憋气促,神昏谵语,或发斑疹,
或咳血,或抽搐。舌绛少苔或无苔,脉沉细数,或浮大而数。
推荐处方:生石膏 30~60g(先煎)、知母 30g、生地 30~
60g、水牛角 30g(先煎)、赤芍 30g、玄参 30g、连翘 15g、
丹皮 15g、黄连 6g、竹叶 12g、葶苈子 15g、甘草 6g。
服法:每日 1 剂,水煎服,每次 100ml~200ml,每日 2~
4 次,口服或鼻饲。
(3)阳气虚衰,疫毒侵肺证
临床表现:胸闷,气促,面色淡白,四肢不温,乏力,
呕恶,纳差,大便溏薄。舌淡,苔少或白苔,脉沉细或弱。
推荐处方:扶正解毒方
淡附片 10g、干姜 15g、炙甘草 20g、金银花 10g、皂角
刺 10g、五指毛桃(或黄芪)20g、广藿香 10g、陈皮 5g。
服法:每日 1~2 剂,水煎服,每次 100ml~200ml,每
日 2~4 次,口服或鼻饲。
(4)推荐中成药:见“重型、危重型推荐中成药”。
(5)针灸治疗推荐穴位:大椎、肺俞、脾俞、太溪、
列缺、太冲。1.5 危重型
(1)内闭外脱证
临床表现:呼吸困难、动则气喘,伴神昏,烦躁,汗出
肢冷。舌质紫暗,苔厚腻或燥,脉浮大无根27
2.儿童治疗
儿童患者中医证候特点、核心病机与成人基本一致,应
结合儿童临床证候和生理病理特点辨证论治。
2.1 轻型、中型
(1)风热湿毒证
临床表现:发热,干咳少痰,咽痛,鼻塞流涕,烦躁哭
闹,乏力,纳差,舌红苔黄腻,脉浮数。
推荐处方:健儿解毒方
麻黄 4g、生石膏 12g(先煎)、炒苦杏仁 5g、甘草 5g、
广藿香 9g、薏苡仁 15g、芦根 10g、桔梗 6g、连翘 9g、生山
楂 10g。
服法:每剂煎煮成 100 毫升,≤3 岁儿童服 50ml,3+~
7 岁服 100ml,7+~14 岁服用 150~200ml;其中高热、病情
急者,剂量可酌情加大。分 2~3 次温服,其中婴儿或服药
困难的儿童,可分多次温服,每次 5~10ml 不等。
(2)风寒湿毒证
临床表现:恶寒发热,头痛鼻塞,咳嗽,倦怠乏力,呕
恶,纳呆,舌淡红苔白腻,脉濡。
推荐处方:麻杏苡甘汤合参苏饮
麻黄 4g、薏苡仁 10g、炒苦杏仁 5g、苏叶 6g、葛根 10g、
茯苓 10g、枳壳 6g、桔梗 6g、木香 5g、广藿香 5g、陈皮 3g、
防风 6g、太子参 5g、炙甘草 5g。28
服法:同上。
(3)推荐中成药:持续高热不退、神昏谵妄,有重症
倾向的,可酌情加用安宫牛黄丸,婴幼儿每次 1/6 丸,3~6
岁儿童每次 1/4 丸,7~14 岁每次 1/3~1/2 丸,每日 1~2
次,溶入 5ml 温水中口服或鼻饲。伴腹泻、呕吐者,加用藿
香正气口服液(5 岁以下按说明书减量服用,5 岁以上参照
成人)或藿香正气胶囊(软胶囊、丸)(5 岁以上选用)。其
他具有疏风、解表、清热、化湿、解毒功效类的中成药,可
酌情选用。
(4)外治法
小儿推拿疗法:开天门 50~100 次,推坎宫 50~100 次,
揉太阳 50~100 次,拿风池 5 次,清肺经 100 次,推膀胱经
每侧 30 遍,推脊 50 遍。以发热为主要表现,证属风热湿毒
证者,加清肺经 100 次,推三关 40 次,退六腑 120 次;证
属风寒湿毒证者,加推三关 90 次,退六腑 30 次。
刮痧疗法:取前颈、胸部、背部,先涂抹刮痧油,刮拭
5~10 分钟,以操作部位发红出痧为宜。
针刺:咽痛者,取少商穴,局部消毒后三棱针点刺出血;
高热不退者,取耳尖穴或十宣穴,局部消毒后三棱针浅刺放
血。
2.2 重型、危重型
参照上述重型、危重型方案,在辨证基础上,突出通腑泄热解毒、镇惊开窍及扶助正气之法,酌情选用安宫牛黄丸、
独参汤等进行加减治疗。
(九)早期康复。
重视患者早期康复介入,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呼
吸功能、躯体功能以及心理障碍,积极开展康复训练和干预,
尽最大可能恢复体能、体质和免疫能力。
十二、护理
根据患者病情,明确护理重点并做好基础护理。重型病
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,重点监测血氧饱和度。危
重型病例 24 小时持续心电监测,每小时测量患者的心率、
呼吸频率、血压、血氧饱和度(SpO2),每 4 小时测量并记
录体温。合理、正确使用静脉通路,并保持各类班室等区域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。
(三)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原则,根据暴露风险进行
适当的个人防护。在工作期间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
口罩,并严格执行手卫生。
(四)按照要求处理医疗废物,患者转出或离院后进行
终末消毒。
十四、住院患者的出院标准
病情明显好转,生命体征平稳,体温正常超过 24 小时,
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,可以转为口服药
物治疗,没有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并发症等情况时,可考虑出
院。